
雨后九大关键保养项
近年来,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,车险政策也在加速调整。2025年初,国家多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标志着新能源车险正式迈入全面改革阶段。这场改革不仅涉及保费计算逻辑的重构,更从保障范围、理赔效率到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个层面进行了系统性优化。以下从五大核心变化入手,解读其对车主及购车者的实际影响。
一、车身
雨水中多含有酸性物质,会腐蚀汽车车漆的外层亮膜,使漆面颜色变淡,若车身有划痕,还容易引起生锈。同时,雨水中还会夹杂着尘土等杂质,这些杂质很容易吸附在车身漆面上,如果不及时洗车,它们会随着汽车的颠簸摩擦车漆,对漆面造成伤害。因此,雨停后需要及时洗车。可重点清洁轮眉、后视镜等缝隙处的泥浆。
二、车内
雨天开车,雨水可能会渗透到车内,导致地毯、座椅等部位潮湿,进而产生异味和滋生细菌。因此,天晴时可以打开车门、车窗,进行车内通风,或使用吸湿剂吸收潮气,清洁地垫、座椅、仪表盘等,保持内饰干燥。同时,定期清洗空调滤芯。
三、底盘
泥泞路面行驶后,底盘易堆积污泥,堵塞排气孔、加速金属生锈。因此,建议到专业门店进行底盘冲洗及检查。
四、灯光系统
在降雨过后,水分容易进入大灯,造成起雾甚至进水的现象,不仅亮度会受到影响,进水多的话还可能损坏大灯,使车灯的照射方向发生改变,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。若发现大灯起雾,可开启远近光灯加热辅助排出雾气。若雾气没有消失,需要到专业门店进行检查维修。
五、雨刮
雨刮器在下雨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所以,雨后检查雨刮器是必不可少的项目。检查其在工作中是否有震动和异响,检查不同速度下是否保持平稳摇摆,观察刮水的状态以及刮水支杆是否存在摆动不均匀或漏刮的现象。如有以上情况出现,应及时更换雨刮器。
六、天窗、密封条
天窗很容易积藏雨水和污物。雨后应及时清理粘附在天窗密封条上的泥沙或树叶,检查密封胶条是否变形或出现缺口,以防雨水过量渗入天窗造成车内漏水。使用年限较长的车辆,还应关注车身的密封条是否老化变硬。
七、轮胎
雨天涉水行车易导致胎纹内嵌入尖锐物,因此,雨后要检查轮胎胎压是否正常,查看胎面有无扎钉、鼓包,剔除花纹内石子等异物,避免行驶中异物刺穿轮胎,影响行车安全。
八、制动系统
雨天涉水行车,有可能会造成车辆制动故障甚至失灵,因此要及时检查制动系统。可以根据以下三种情况鉴别刹车系统是否有问题:刹车需要踩得很深、踩刹车听到响声、刹车距离延长。出现其中任意一种情况,都需要将车辆及时送到专业门店进行检查。
九、电路系统
雨天若汽车涉水之后,点火系统容易潮湿,虽然气温升高后表面的水渍会慢慢干燥,但是内部的水蒸气更容易使点火系统受损产生漏电。因此,若感觉车辆启动困难,或者勉强启动,且总感觉发动机“有气无力”,就要考虑是不是由于线路或者发动机受潮引起的,建议尽快前往专业门店进行检查。